北大医学·教育论坛(2017)分论坛“医学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顺利召开

背景:北大医学·教育论坛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致力于推动中国医学教育共性问题的研究,促进医学教育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2017年12月13-14日,北大医学·教育论坛(2017)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以“面向未来:医学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共同探讨医学教育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发展,推动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下设三个分论坛:“医学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信息化北京下的医学教育”和“医教协同背景下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和国内兄弟院校及相关机构的5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全国90余所院校的500余名代表出席为期两天的大会。

2017年12月14日,北大医学·教育论坛(2017)分论坛之一“医学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召开。首都医科大学原校长吕兆丰、原同济医科大学副校长文历阳、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段志光、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等10位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论坛并做主题发言。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文历阳教授首先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做报告。他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他认为应在厘清学生自主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将学生自主发展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开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情调查,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帮助学生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主发展。

 

吕兆丰教授从宏观视角,阐述他对中国医学教育理念与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医学教育将朝健康教育发展,不仅要强化医学社会人文教育,还要重新认识医学学科和医学教育,完善内涵,推进发展。他号召医学教育界树立信心,更新教育发展理念,重建医学教育阵列并明确各自的功能和责任,把中国从医学教育大国发展为医学教育强国。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维民教授以“医学教育的回顾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思考”为主题做报告。他在回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历程基础上,总结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教育模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此提出未来医学教育的改革内容与方向。王维民教授总结了目前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育模式和面临的问题,分享了他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的思考及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定位与改革方向。

 

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段志光教授和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教授以各自学院的实践,分享他们对医学教育的感悟。段志光教授讲述健康中国建设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责任担当的关系,并分享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大健康人文的教育理念。黄钢教授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说明医学院校应如何明确定位,发展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医学教育。

 

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宝志教授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教授分享各自对医学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孙宝志教授以“全球视野下医学教育改革与人类共同体建设”为题,建议用更宽广的视野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解决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做好中国的文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汪玲教授分享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教育改革路径的研究,建议医教协同,创新招生考试制度、以需求为导向分类指导并调控规模、以健康为中心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和探索八年制模式。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三位教育学领域专家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和前沿研究成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以“全球化时代的学习革命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题,阐述新时代学生是“成长在全球化时代、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数字原驻民”,教育者应思考在迎接新一代学生的到来时,如何培养优秀的社会公民和杰出的创新人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教授分享其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的思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院卢晓东教授以“一流本科教育中激发创造性的教育元素”为题,介绍教育学理念并向听众提出“如何提前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等问题,启发大家思考。

本次论坛作为北大医学·教育论坛(2017)分论坛之一,以医学教育改革与质量保障为主题,汇集医学和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以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为广大医学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了跨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以开拓视野、启迪思想、凝聚共识,鼓励医学教育专家、学者、从业者携手共进,推进医学教育发展。

                                            (医学部教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