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发展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正面临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新兴科技带来的丰富医学资源给医学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科技与医学教育正进行着深度融合。
2021年7月10日上午,北大医学·教育论坛(2021)暨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年会——分论坛五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近100名师生参与了本论坛,现场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 分论坛五会议现场
分论坛五以“新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发展”为主题,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静、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北京医学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远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业后教育办公室主任蒋莹、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玥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副院长沈宁八位专家就新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专题报告。本场分论坛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陈俊香和西南医科大学副校长何涛共同主持。
▲ 主持人:陈俊香
▲ 主持人:何涛
临床实训自主学习社区建设——丁强
▲ 丁强作主题报告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丁强介绍了该校临床实训平台的建设,从临床实践教学现状、方案设计理念及自主学习社区建设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他提到临床实训自主学习社区的建设转换了老师和学生身份,转移教学重心,实现群体学习,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通过搭建交流与共享的平台,能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分享到各教学基地,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同质化。多平台的整合有助于促进教与学活动深度融合,并向“智能+教育”发展。
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研究——余胜泉
▲ 余胜泉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谈到,在智能时代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项目的学习关注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证据的学习理论为项目式学习提供新思路。最后他从学习证据的收集与运用、证据的分析与评价、基于知识图谱的项目设计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智能时代下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
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习平台建设——向阳
▲ 向阳作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阳指出临床实习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习生不懂得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医学院要关注实践教学中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他分享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列教学理念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实习教学-管理平台”予以实现。最后他呼吁,现有的实习模式需要改革,医学教育同道应共同探索。
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实践——吴静
▲ 吴静作主题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静详细阐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思路,并结合湘雅医院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她强调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医学教育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实践应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逆性。
信息化建设与医学本科教学应用共享分析——管远志
▲ 管远志作主题报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北京医学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远志从信息化概述、教务管理、教学服务、发展和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医学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他指出,需要加强教学教务业务系统、资源系统互通,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教学系统的整合,能够提高效率和效/费比,更加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建设,并促进教学方式的发展与改革。
基于虚拟病例的教学研究设计思路——蒋莹
▲ 蒋莹作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毕业后教育办公室主任蒋莹介绍了基于虚拟病例的教学研究,并从确定研究方向,分析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理清研究思路4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她在“临床思维训练及考核系统构建及研究”课题研究中发现,住院医师对思维软件(虚拟病人)的接纳程度较高,虚拟病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性成为临床推理能力训练或考评的关键问题。
巧用循证资源 提升医学教育品质——李玥
▲ 李玥作主题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玥指出全球医疗和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循证医学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她以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医学知识库UpToDate为例,介绍了循证资源在诊疗全流程中的应用。并从循证资源应用于赋能带教老师,辅助创新教学模式,辅助医生获取医学知识等临床教学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
基于人工智能建立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病例数据库——沈宁
▲ 沈宁作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学副院长沈宁指出,临床思维基本条件是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病例数据库必将对医学生和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她从教学病例数据库构建目标、建设内容、“学医酷”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端的功能等方面介绍了北医三院在建立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教学病例数据库上的探索。
在新时代医疗环境背景下,8位讲者的精彩报告体现了“新技术+医学教育”模式的真实可行性。探索新兴科技,构建医学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提升医学教育品质,助力我国医疗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