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工作。为支持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研究课题,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3月25日—4月25日,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开设“慕课课程+直播讲座+在线咨询”相结合的医学教育研究系列培训,为教师们送上豪华线上充电大餐,助力教师理念与实践改革能力全面提升。
来自医学部各学院、部、教学医院的600余人次教师积极参与了培训,大部分教师表示此次培训层次高、理念新、内容经典、形式丰富,开阔了教师的思路和视野,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加深了教师对医学教育的认知与体会,明确了未来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本次培训的特点?
准确定位设计(前期调研 以师为本)
三合一混合培训模式(多层次 针对性)
专业授课团队(经验丰富 干货满满)
特色咨询服务(专属导师 倾囊相授)
群交流促学习(案例分享 交流进步)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回顾本次培训精彩历程:
一、教学培训三合一 层次丰富有针对
本次培训采用慕课课程、在线直播讲座、咨询交流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培训。从理念到实践指导、从宏观到微观,结合案例,多层次、针对性满足教师不同培训需求。
(一)慕课课程夯基础
本次培训选用国家精品课程《教师如何做研究》慕课课程,希望教师们通过慕课课程学习,了解教学研究基本设计思路及方法,帮助建立规范教学研究思路。线上学习更灵活,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慕课课程内容:
(二)在线直播助提升
培训期间,开设4次内容经典的医学教育研究在线直播讲座,着重讲解医学教育研究概况、理论发展、研究设计、相关案例及论文撰写,并紧密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促进教师开拓视野、拓宽思路。直播讲座累计观看人次达到600多人次,单场平均150人次。
1.医学教育研究国内外发展概况(3月25日)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维民教授主讲《医学教育研究的内涵与意义》,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梳理与深入阐述了医学教育理念、规律和基本特征,为教师们奠定理念基础、拓展视野、引领方向。之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谢阿娜老师进一步梳理了近年来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发展概况及指南,供老师们了解项目情况,为做立项课题与选题打下基础。
2.医学教育理论发展与文献综述(4月1日)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吴红斌博士从医学教育理论对研究的重要性出发,揭示理论研究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结合国内外经典医学教育研究案例,梳理并介绍了在医学教育中的常用十个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反思性实践、转化学习等,开拓了老师们的理论研究视野,激励老师们做真正有益于学术发展的医学教育研究。
3.医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设计(4月15日)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程化琴老师结合诸多临床与教学实际案例,介绍了实验研究、质性研究、参与式行动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等常用医学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运用。程老师指出,对教学本身进行审视和追问才能更好的做出原创研究,为此进一步介绍了许多教学的基本原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引导老师们通过教学研究对教学进行更深入思考,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学术能力。
4.课题申请书的撰写与论文发表(4月24日)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由由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殷晓丽老师分别给教师们介绍了课题申请书的撰写与研究论文发表。
由由老师细致地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申请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点及最佳方式,如何在撰写申请书的过程中最有理有据地呈现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殷晓丽老师则结合正反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在写医学教育研究论文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强调论文撰写的完整性、逻辑严密性及准确性。两位老师的讲解干货满满,给予了很多的宝贵建议。
教师们在直播间聊天区积极交流:
(三)咨询交流解困惑
为满足学员解决研究中实际问题需求,本次培训还开设“医学教育研究咨询室”,针对部分教师在教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咨询活动。
期间共开展了3场咨询服务活动,分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崔爽、北京大学教育处、医学教育研究所谢阿娜、护理学院孙宏玉以及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程化琴、吴红斌、由由、侯建林共7位医学教育学系专业导师,累计为24名老师提供了多对一的半开放式咨询专属服务。
在咨询过程中,每位教师能得到至少2位导师的专业指导与建议,导师们分别从实践与学术角度,为教师们提供解决方案和思路,在有关选题、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教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导师的指导有效解决了其教学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咨询活动教师反馈图:
二、群内交流促学习 “干货”分享不断线
要持续促进教师们的学习提升,平时的持续交流学习也十分重要。
本次培训为此专门建立了培训交流群,日常群分享培训资料,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讲座期间分享慕课案例小视频,帮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升;主讲老师们经常也在群里分享经典医学教育研究的“干货”资料,供大家交流学习,营造氛围、积累资料、夯实基础。
三、前调研后反馈 助力未来持续提升
本次培训项目从设计之初,即围绕“以师为本”的初衷进行系统设计,前期为深入了解参与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通过报名平台了解培训需求,并进一步调整培训内容,多次开展主讲老师备课会,让培训内容更精炼且具针对性。
培训结束后,还开展了培训效果反馈问卷,了解培训效果及未来培训需求,并将召开总结会,进一步探讨未来如何更系统、全面、有效地推进和开展医学教育研究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医学教育研究质量和水平。
疫情期间,虽不能开展线下培训学习,但线上培训不打烊,教研提升充电忙。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在教学临床工作之余,仍学习干劲满满,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通过调研发现,95.45%教师认为此次培训开阔了思路与视野、89.39%教师认为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84.45%教师认为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
希望未来教师们能及时将所学运用在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上,全面提升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为推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发展医学教育教学科研锦上添花。
医学教育研究所也将进一步深化与提炼培训内容,结合教师需求及反馈,提供更便捷、有效、丰富、系统的医学教育研究培训。
部分教师培训反馈:
教师A
此次培训感觉收获很多,对带教学的临床医生非常有帮助。这是我听过的最干货的讲解了。这样的讲座可以再多来几次!
教师B
得到各位专家老师在线指导后,对自己课题研究中的创新点及具体实施方案有了方向。
教师C
视频听课,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感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回放,这种学习方式比线下学习还要好,希望多多举办。通过这次课程学习,对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老师结合案例分析讲得非常好,不是纯理论,有实操,帮助较大。
教师D
第一次参加线上培训,自己的准备不是很充分,但老师的答疑还是非常有帮助了,帮自己理清了思路。如果今后也定期有这样的导师咨询会有更大提升。
教师E
做得挺好的了,感谢各位授课老师和技术支持的老师。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能学到如何更高效和方便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