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交流
2023年10月29日,由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持的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之“医学教育的实证研究”分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分为两个半场,由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吴红斌、由由副研究员召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特任副研究员康乐、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平台百人计划研究员徐小明老师为特邀点评人。本次论坛共设置2个主题报告和10位论文汇报交流。
分论坛主题报告由北京大学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博士后魏丽娜老师主持。
论坛伊始,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吴红斌老师向与会学者、老师和同学表达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学界同仁能在本次分论坛中积极交流学术,共同进步,表达了对研究成果分享和共建医学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期待。随后吴红斌发表专题报告《医学教育研究方法: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通过从宏观的角度展示医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出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研究的规范性、多样性并展望医学教育学科发展的蓬勃未来。
随后,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由由老师发表名为《医学教育实证研究:从设计到发表》的主题报告,通过分享自己发表及优化国际期刊论文的过程,从题目的选择与设计,如何平衡选题的意义和可行性,设计研究与解读发现等方面,提出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多和文献之间进行对话与交流。
上半场分论坛由吴红斌老师主持。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依丽米努尔·那扎麦提带来《我国高校医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兼论合并、新建医学院的影响》论文分享。研究以1990-2022 年间我医学领域的国际发表论文为考察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复杂网络分析讨论了我国医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利用双重差分法讨论综合性大学合并、新建医学院对其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医教协同与医学教育研究中心陈皓阳博士带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政策主题热点及演进分析》论文分享。研究基于机器学习中的LDA主题模型处理的思路,对159篇国家层政策文本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究政策的主题、演进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川省肿瘤医院教育培训部王真老师带来《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成都市住培医师就业选择偏好研究》论文分享。研究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编制问卷,选取成都市3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116名住培医师进行调研,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住培医师的就业选择偏好和支付意愿。
中国医科大学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宋鑫智博士带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阶段〈医师职业精神〉课程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分享。研究构建了入院教育阶段的《医师职业精神》课程方案,以2021级和2022级住培医师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教学干预实验,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和三角互证策略,检验实验前后住培医师对于职业精神的理解、态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态势。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硕士研究生沈子曰带来《合并后的医学教育统筹: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案例分析》论文分享。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中部地区某综合性大学作为典型个案,在资料收集上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在资料分析上采用情境分析法,探究合并后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实现医学教育统筹管理方面的制度尝试、当前困境及其阻碍因素。
下半场分论坛由由由老师主持。
首先由来自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博士后魏丽娜老师进行论文汇报,主题为《医教协同、职业认同与医学生学业表现——基于全国临床医学本科生调查数据和水平测试数据的实证分析》,这项研究基于2022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主要关注医教协同对医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医教协同对医学生的能力增值有显著影响,表明医教协同的育人方式促使医学生坚定从医志向的作用明显,从而启示了医院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协同教育工作,通过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进而提升其学业表现。
中国医科大学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丁宁老师进行汇报的主题为《基于纵向数据的中国医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文章通过自主学习认知量表开展针对2018级和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最终发现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呈下降态势,因此呼吁在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阶段,教师们要注意对医学生主导学习行为的约束和正向引导。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蓉老师汇报主题为《跨文化敏感和小组民族构成对中国医学生PBL学习小组互动质量的影响》。随着我国医学院大量招收国际学生,医学教育也面临着如何设计好的国际化课程从而实现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融合互促的问题。文章依托于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多种族群体如何影响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进一步关注其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到互动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魏怡真老师带来的主题汇报为《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导师胜任力培训成效分析》,由于关注到目前对于临床与转化医学导师的培训展开的研究颇为有限,因此研究从导师及其被指导者的角度研究培训对提升临床与转化医学导师胜任力的影响。通过对2018 至2020 年参加过导师培训项目的临床与转化导师进行调查,使用导师指导自信度改良量表评估其在培训前、培训一周后和培训一年后几个时间节点导师胜任力的变化。最终发现培训后胜任力提升成效较为显著,导师培训对提高导师胜任力具有持续效果,对于不同的胜任力维度,成效也具有一定差异。
最后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刘梦荃同学进行汇报,论文主题为《导师指导与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倦怠、学习投入及个人能力关系研究》。在研究中聚焦于导师指导对全日制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影响,依托于全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和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最终发现导师指导会经学习投入影响个人能力,并且对学习投入的提升作用在出现学习倦怠时更为明显。
在每篇论文的主题分享结束后,吴红斌、由由、康乐和徐小明对会议论文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且为作者提出了论文优化思路和改进建议。
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成为国内教育学界共同期待的学术盛会。本届论坛聚焦教育实证研究中各类方法及其应用,设置由学术机构和学术团队分别组织的平行分论坛,并且邀请了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组织期刊与作者面对面沙龙等内容,由18家学术机构和19个学术团队分别组织37场平行分论坛。
本届医学教育分论坛的主题为“医学教育中的实证研究”,共计收到投稿篇数为40篇,最终入选汇报10篇;单位总数达到25个,其中综合性大学8所,独立建制医科大学9所,医院8家。经过专家严谨的评审与筛选,最终汇聚了十篇来自全国医学院校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秀成果,共同探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引领和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医学教育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聚焦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所长共同推进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是这样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踔厉奋发,深自耕耘的姿态,让这条学术上的求索之路不再是踽踽独行。志同道合者凝聚在一起,就像学术与实践彼此交融,互促互鉴。最后本次医学教育分论坛在参会人员的合照和亲切交流之后圆满落下帷幕。风物长宜放眼量,让我们共同展望医学教育的明天。